推广 热搜:

美国大学“早申请”到底是什么问题?

   日期:2024-05-24     来源:www.ncsiusa.com    浏览:415    
文章简介:又到一年申请季,择校、进行标化考试、申请,“出国党”们有条不紊的申请进行着我们的留学计划。当然,并非每位考生都这样胸有成竹,有不少考生就因为SAT香港考试知识点延期影响了“早申请”计划,为了可以正常进行“早申请”最后甚至选择了去韩国、新加坡...

又到一年申请季,择校、进行标化考试、申请,“出国党”们有条不紊的申请进行着我们的留学计划。当然,并非每位考生都这样胸有成竹,有不少考生就因为SAT香港考试知识点延期影响了“早申请”计划,为了可以正常进行“早申请”最后甚至选择了去韩国、新加坡等海外考试知识点。“早申请”到底是什么?为什么这样要紧?如何进行适当的“早申请”规划?外滩君为你们一一解答。另附有美国前50名大学中允许“早申请”的院校梳理。

在讨论早申请之前,大家先来认识一下常规申请。常规申请分两种:

一是RD(Regular Decision)“常规录取”,是指正常到了正常申请时期参加的普通申请,基本在每年1月1日或者1月15日申请截止,4月录取。通常来讲,要申请全美50名将来大学的学生,托福要达到80分或者雅思6.5分。

另一种是RA(Rolling Admission)“滚动录取”,即没固定截止日期的录取。

与常规申请相似,“早申请”也分为两种形式。

ED(Early Decision)“提前决定”,是指具备约束力的提前录取。

不少学校都开设有两轮“早申请”,即ED1和ED2。其中90%美国学校ED1的截止日期是11月1日,而ED2就同常规申请差不多,截止日期是1月1日。这中间也有例外,个别学校的截止日期为11月15日。

之首要条件到的“具备约束力”怎么样理解?

其实是如此的:在申请ED的时候,需要签署一个ED Agreement,就是ED协议。这个协议需要学生本人、学生父母和学校的顾问一同确认方可生效。一旦签署协议,学生就要做出一旦被该校录取就要赴读的承诺。同时,学生在申请ED的时候,只能申请一所学校,不可以同时申请多个,即绝对唯一性。

美国各高校联网可以互知学生申请状况,所以反悔状况发生也会会干扰其他高校的录取。不过有一个特例:学生在申请ED同时还申请了该校奖学金,在学校发了offer但没发放奖学金的状况下,学生可以反悔不去该校就读。除此特例以外,一旦ED被录取而反悔,后果就是该学生会被取消录取,更甚至他会被取消录取资格。

EA(Early Action)“提前行动”,是指不具约束力的提前录取,其中包含限制性EA和非限制性EA。

EA申请一般只有一轮,截止日期是11月1日。据悉,在美国排名前50的学校中,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和佐治亚理工截止较早,为十月15日。

相较于ED的捆绑承诺和唯一性,EA申请则无需签订任何协议,也无需学生做出任何承诺。

非限制性EA没排他性,你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ED和EA,譬如芝加哥大学和乔治城大学。但限制性EA具备排他性,假如申请限制性EA,不可以同时申请其他学校的ED和EA,只能申请一所学校。这看着非常像ED捆绑承诺,但不一样的是,限制性EA还是可以被录取后不去,也可以再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。

在反悔的问题上,EA就看上去轻松多了。EA申请没捆绑承诺,在申请时无需签订任何协议,也不需要学生做保证。被录取后,也没需要要去的需要,但要在5月1近日给予学校回复。因此学生在申请EA时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,当你被EA录取后不需撤回其他申请,也可以继续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。

下面,让大家看一下早申情和常规申请的录取状况对比:

从表中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,早申请的人数同常规申请相比,人数更少。并且,大多数学校早申的录取比率更高。所以,早申请不只在时间上占有肯定优势,在录取比率上也高出不少。所以,在早申请没成功的学生,大可以继续常规申请,是非常不错的“保底”选择。

怎么样选择适合的早申请方法

虽然早申好处不少,但也要看学生的个人状况,哪种学生合适申请早期,怎么样选择适合的申请方法?

依据学校标化成绩需要搭配申请:

第一让大家来看一下各排名学校对托福、SAT的需要。

具体来讲,假如你的心仪学校定位在前15名的话,十月份(包含十月)之前,标准化成绩应达到托福105+,SAT2150+,可以考虑着重申请ED,也加上申请EA;

同理,若定位为前30名,十月份(包含十月)之前,标准化成绩应达到托福100+,SAT2000+,可以考虑EA和ED并重;

定位在前30-50名的学校,托福成绩应达到95+、SAT 1900+,重点申请EA,可以考虑申请ED;

定位前50-70名,托福成绩应达到85+、SAT 1800+,主攻EA申请;

-所有想进行早期申请的学生十月份标准化成绩必须要保证托福85以上。

举例来讲,假设托福成绩为103、SAT为2100,这个成绩可以考虑冲刺前30的学校,然后可以用前30-40名的学校作为安全学校考虑。

假如学校可以免托福录取,可以不需要提交托福成绩。譬如一名学生去年申请了卫斯里安,他的SAT是2190,但托福只有79,学校当时免托福成绩,也被成功录取了。

每一个学校的录取需要各有不同,因此在决定申请早期还是常规录取时要了解目的学校的录取需要。

一般有两个个自己标准可以作为参考:

-十月之前(包含十月)标准化成绩已达到理想分数。包含SAT和TOFEL成绩假如在十月份已较为理想,可以考虑申请早期。

-十月之前没做好充分的申请筹备也不主张申请早期。一旦早期申请拒绝,同所学校的常规申请可能也会受影响,所以申请时要做好充分筹备。

早申请小窍门

不要申请同一所学校的ED2和常规申请

第一,ED申请虽然时间不同,但性质相同,假如你被A大学的ED1被拒绝了,还可以申请B大学的ED2。

但对于同时开设ED1和ED2的学校来讲,假如早期的ED1已被拒绝,理论上还可以申请该校的ED2和后期的常规申请,但被录取的可能性较小。由于早期ED1已经使学校形成对学生状况的印象了,所以建议不要再申请同一所学校的ED2和常规申请。

借助ED申请与EA/RD巧妙搭配

虽然学生在申请ED时有排他性,但它并没规定不允许学生在申请ED的时候申请其他学校的EA。

不过注意,这个时候申请的EA肯定是非绑定性EA。不少学生对于只申请一个ED不放心,因此他们除去申请其他学校的EA外,在ED的申请结果没出来之前,学生还是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。不过一旦ED被录取了,就需要撤回常规申请,也不可以再申请其他常规学校。

借助早申巧妙保底

EA申请限制较少,没录取需要要去的需要,所以可以在早期通过EA拿到一个offer保底,让后面的常规申请免去担心。

EA申请建议选择跟自己条件较为匹配的学校,选择一些安全院校。学生在申请EA时可以同时进行其他学校的常规申请,被EA录取后也不需撤回。而即使你的EA申请被拒绝,还是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ED2或者常规申请,需要相对宽松。

除去一些小窍门以外,在早申请时还应该注意什么时间:

1.ED学校申请要慎重

ED申请捆绑承诺和唯一性的特质,在申请之前必须要考虑了解选出第一目的。

2.EA大学大胆尝试

EA申请更为宽松,有把握的学生大可以尝试,提前保底。

3.申请早期并不是全部冲刺目的

申请的目的是进入心仪的学校念书,不要把所有期望寄托于早申,不要忘记还有常规申请。

4.早期合理保底

通过EA申请,可以有学校作为保底,但假如常规申请能达到更好的学校也不要舍弃尝试。

5.早期不盲目,合理常规申请

要依据个人条件,不可盲目乱投,常规申请也要合理安排。

在知道了申请需要后,各位依据自己枪口,合理地拟定早申或者常规申请计划,相信offer肯定等着你。

6.把握好Deadline,筹备好有关文书和成绩,防止不要错过网申截止时间。

开设早申请的学校

并非所有美国高校都开设早期申请,各开设早申请的学校具体状况也各不相同。

在美国前100的高校里,开设早期申请的院校共有61所,其中前80名有51所,前50名有38所,前30名有26所。

1.同时开设ED1和ED2的学校(不包括文理学院):

范德堡大学

埃默里大学

塔夫茨大学

布兰迪斯大学

纽约大学

里海大学

伦斯勒理工学院

乔治·华盛顿大学

美国大学

史蒂文斯理工大学

假如你申请的ED1没达到条件,那样还可以在1月1近日申请其他学校的ED2。相对而言,ED1的竞争优势和录取率都比ED2要大,但两者都比常规录取好一些。ED2可以同意11月和12月成绩,所以早期成绩把握不大可以考虑申请ED2。

2.同时开设EA/ED的学校:

凯斯西储大学

迈阿密大学

东北大学

南卫理公会大学

克拉克大学

奥本大学

开设限制性EA的学校:

普林斯顿大学

哈佛大学

耶鲁大学

斯坦福大学

美国圣母大学

3.美国前五十名早期申请较有竞争优势的学校中,开设非限制性EA的学校有:

芝加哥大学

乔治城大学

弗吉尼亚大学

密歇根安娜堡大学

波士顿大学

凯斯西储大学

迈阿密大学

东北大学

4.特别注意,下面的学校没开放早期申请:

麻省理工

南加州大学

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

帕克大学

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

UC系统学校

虽然宾州州立大学没早期申请,但在11月首要条件交申请可以有个优先权利,可以提供荣誉课程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